資料來源:周祝瑛(2000)。猪肉攤上的教育家。臺北:南宏。

 

 

學會思考、學會生存

 

    對許多人而言,中學六年簡直像一場夢魘,在那個階段,每天上學早出晚歸,有考不完的試、讀不完的書和做不完的功課,有時候還得上補習班惡補一番……,十幾歲的青少年被課業壓得喘不過氣來。可是等到長大以後,過去那些死背活背、考試要記的東西卻大多遺忘了!隨著成長的軌跡,過去那些課本上的知識,就像被裝在魚網中的魚兒,一路上拖著愈丟愈多。讀了那麼多,背了那麼多,但是長大後卻記得很少?好可惜,花了那麼多時間,學了那麼多科目!再看看現在的孩子,情況也好不了到那裡:小小年紀就戴著眼鏡、背著沈重的書包,每天還是有讀不完的書、做不完的功課以及考不完的試。到底孩子們花了這麼大的力氣在功課上,為的是什麼?考高中?升大學?出國留學?然後呢?在社會上如何立足?

 

    記得筆者在美國唸書的時候,修了一門比較教育的入門課,上課時教授對於我能夠比其他美國同學,記得更多國家的教育制度等“知識”感到頗為驚訝!然而接下來的上課內容需要對許多問題加以分析、批判時,我卻經常啞口無言,不知從何下手,如何是好?的確,習慣了國內填鴨式的教育之後,在面對一些問題時,我努力尋求那些知識,希望能夠獲得一些靈感,幫助我脫困,但是我失敗了,原因是在學習的過程中,通常只重視教你什麼?記得什麼?而不是教你如何去動腦筋,去思考、去批判學到的到底是什麼東西。在這種「標準答案」式的教育之下,學生們只為了找出標準答案,教師們只重視你做錯了多少題……,結果,教育成了只重結果(考上多少明星學校等等),不重視過程(如思維方式與解決問題的能力),學生學到很多片段的知識,卻不知如何統整、貫穿、甚至活用與批判。

 

    無怪乎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ESCO)在「學會生存」(learn to Live)的報告中指出:教育具有正反兩面,那就是可以促進學生創造力的發展,也可能阻礙他的發展;學校課程能夠增進個人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,也可能阻礙個人和社會的進展。面對國際上與日俱增的競爭——無論在經濟上、在資訊上各方面的競賽,總歸一句,未來的發展趨勢,即是各國在科學技術與民族素質的競爭。面對這項艱鉅的挑戰,教育責無旁貨!

 

    有人說:未來不是我們要去的地方,而是一個我們要創造的地方;通向未來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,而是靠人去創造出來的。因此,先進國家在研究教育時,特別注重學校課程的改革,不斷加深對兒童的研究,注重他們的學習意願及興趣,教他們怎樣去學習。尤其在知識爆炸的時代裡,學校教育不能再單純地要求學生掌握和擁有知識,而是要求他們怎樣學會找尋和使用知識,怎樣去面對問題、解決問題。在具體的做法上是:減少必修課、增加選修課;減少上課時數、增加課外活動時數;精簡分科課程、統整綜合課程;降低教材的難度、減輕學生的負擔等。希望藉由這些課程改革,改變過去學生被動學習的角色,重新建立學習者主動參與的興趣。

 

 

 論文及著述     目錄自序